[黄冈市地图]黄冈市2016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1-17 点击:

【www.greenkl.com--模拟试题】

本站为你带来考后第一手资讯及试题答案,以下为黄冈市2016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题  黄冈市2017届高三9月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
1.C  解析:周代的鼎是权势的象征,故周天子的“九鼎”象征着最高权力与地位。然而到了东周时期,诸侯取得了与天子同样的地位,这 意味着天子的绝对权威被打破。
2.B  解析:民间对土地占有者称谓的变化带有明显的态度和感情色彩:“豪强”“兼并之徒”反映了民间对占有者的痛恨而无可奈何,“田主”则承认了占有者对土地的所有权,说明人们承认了土地兼并已经习以为常。
3.C  解析:程朱理学中的“人欲”必须同时符合两个标准:超出维持人之生命的欲求、违背礼仪规范。进而可以理解“人欲”是在维持生命欲求的前提下,为了一己之私利,危害他人或破坏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人欲”并不包括人们通过合法手段获取财富和享受生活。所以“存天理,灭人欲”实际上是要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具有理性色彩。
4.A  解析:材料中列举了读书、种田、做买卖(商业)、做手艺(手工业)四种职业,普遍强调要“用 心”、认真、真诚地做。这符合心学“正心诚意”的要求。
5.D  解析:明朝内阁辅臣虽然拥有“票拟权”,但是他们的“批示”需要得到皇帝的同意,因此他们不具备决策权;从表面上看,国家大事掌握在皇帝之手,但是皇帝通常不亲自书写御批和加盖玉玺,而是委托秉笔太监和掌印太监代行这种权力。这样,一旦皇帝年幼无知或荒于政事,大权就落到太监手里,造成宦官专权的局面。
6.B  解析:材料中,西方人因为《南京条约》签订而欣喜若狂的主要原因是可以同中国贸易,而中国拥有十分巨大的市场;然而他们的“假想市场的美景”没有实现,并不是中国人自觉的抵制西方商品,而是因为中国仍然盛行自然经济,基本上不需要进行买卖。
7.D  解析:根据松永伍作陈述(中国)内地消费生丝的数量“三倍于出口者”的情况判断,仅生丝一项,国内贸易数量远远大于出口贸易;而生丝一直是中国出口贸易的大宗,据此判断当时中国国内贸易比对外贸易兴盛。
8.A  解析:题干首先给了郭嵩焘一个定性,“著名外交家郭嵩焘不卑不亢,分寸合度,处理外交事务合乎国际惯例”,而攻击者的理由是“汉奸”、“有二心于英国”等,说明攻击者并没有接受外交的国际惯例,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
9.D  解析:从表中可以看出,1893~1910年中国进口商品中,虽然消费资料进口一直占绝大多数,但是生产资料进口所占比重相对增加。很明显,进口的生产资料是用于国内的生产加工的,说明当时中国国内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10.C  解析:李鸿章对英国议会辩论表示不屑,而对外国资本到中国投资表示了极大的兴趣,明显反映了“中体西用”的思想;而此时已经到了19世纪末的1896年,“中体西用”思想实践了30多年且经历了甲午战争的失败,说明它已经落后于时代潮流。
11.B  解析:图片上的战斗场面,一方使用原始的大刀作为武器,以八卦图作为护身符“冲锋陷阵”,从他们不同的装束可以看出他们不是政府军队而是民间武装;另一方“狼狈逃窜”的人打的是英国“米字旗”,长枪是他们的武器;背后是高大的城墙。综合上述信息可知,这一战斗场面是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2.A  解析:该学者将“变革人心”置于“汲取欧洲文明”首要地位,说明他认为必须汲取欧洲文明以改变现状,而思想解放是改变现状的第一要务,这与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思想是一致的。
13.C  解析:中共的早期活动深受苏联的影响,中共的政策措施都是在苏联指令下制定的。苏联的指令实际上是要求中共要求中共放弃对革命的领导权。D项最具有迷惑性,从短时间看确实有利于团结,但是事实上中共的妥协并没有挽救国共两党的分裂。
14.D  解析:表格反映了中共人数几经大幅起落。虽然起落大多与国共关系有很大关系,但是国共关系状况无法解释1927.8~1934.9期间的变化情况。所以选择D项。
15.B  解析:图中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公私合营经济都是公有制经济,这三种经济成分占96%,说明单一的公有制即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建立起来。“人民公社”没有根本改变所有制形式,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必须通过实践来证明。
16.D  解析:这个判决案例包括两个关键:一是不管乙有没有犯罪,不应该由乙的儿子承担,因此乙的儿子理所应当被无罪释放;乙本人可能对甲的房子倒塌负有责任,但是犯罪是否成立,必须经过法庭辩论环节;而乙没有到庭,所以也无法给乙定罪。一个简单的判决案例,充分体现了罗马法审判程序和司法判决的公平公正性原则。
17.A  解析:同一个事物,在不同人面前呈现的情况不一样甚至大相径庭,构成不同的人对事物的认知,而这种不同的认知,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人感觉。因此柏拉图说的这句话,是对“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诠释。
18.B  解析:萨拉曼卡学派认为“价格革命”单纯由金银数量大增引起的,而费雪提出的货币数量方程式则认为价格受到交易量、货币数量和流通速度等几个因素的影响,因此费雪的观点更合理,从理论上解释了价格革命的原因,充实了“价格革命”。
19.C  解析:君主立宪制下,英国国王虽然“统而不治”,但国王在英国政治生活中仍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国王是英国的国家元首,是国家的象征,对外代表英国,等等。既然如此,国王的行为(包括婚恋生活)就不是个人行为而是国家行为了。因此,议会有权干预国王的婚恋生活,而且国王必须接受议会的意见。
20.D  解析:据材料可知,1791年的美国十条宪法修正案绝大多数涉及的是确保美国人民的基本自由权利,而自卫、财产、审判程序、刑罚等方面同样得到法律的明确保障,其中更有多处消除人民对公共权力的恐惧感。
21.B  解析:题干中“党内人士普遍反对”“包括党的许多领导人”“有许多人离开布尔什维克”等信息表明,“四月提纲”在党内引起了很大的混乱,虽然提纲最终勉强获得通过,但仍然有不少人不赞成。因此,“四月提纲”导致了党内发生重大分歧。
22.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 出,既有“胡佛水坝”开工的事实,也有胡佛总统宣称的“增加就业”的目的,还有财长为解决经济危机而作的一系列承诺,因此他们的意见是高度一致的,也不是愚弄民众的欺骗,而是实实在在地对经济进行干预。
23.C  解析:工业革命、启蒙运动和法国大革命分别从属于经济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综合几个方面,只能以人类文明来概括。题中A项偷换概念,故排除。
24.A  解析:当今各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的情况下,以抵制外货的方式表达愤慨显然是错误的、而且是无效的措施,打砸、围堵更涉嫌违法,因此不是真正的爱国。历史上曾经有抵制外货的经验,排除其效果不说,单看今天的环境,抵制外货的做法就不足取了。 高考历史模拟题  二、非选择题
25.评分注意:本题答案有其他表述,能言之成理,持之有据可同等给分,不必死抠答案条条。
(1)历史背景: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矛盾较前一时期更加尖锐和复杂。(4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金钱成为衡量事物与人的价值的重要标准。(4分)现实主义文学的出现。(4分)(任意两点即可。任意一点给4分,任意两点给8分。)
(2)19世纪末,科举考试仍是普通人跻身仕途的主要途径,但是卖官鬻爵的现象也十分普遍,这说明了科举制正在日益走向没落。(5分)官场上的腐败现象十分严重,甚至出现为了利益而致使同僚反目、兄弟失和的极端事例,这些事实都充分暴露了清朝末年政治的腐败和官员的 贪婪。(5分)外国人成功劝说巡抚做生意,既说明当时的官场还受到外国的影响,官员与民争利加剧了政治的腐败。(5分)官员经商导致骗子频频得手、买办大 行其道,说明 官员在经济管理方面的无知与无能。(5分)(任意三点即可。任意一点5分,任意两点10分,任意三点15分)
(3)都直面社会问题、揭露现实的黑暗,(2分)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2分)(任意一点即可)
26.注意:这里提供的答案示例,仅仅是评分参考,不是评分的唯一依据。在阅卷时, 教师应该根据题意灵活掌握答案,准确地给学生评分。
【答案示例】
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
论证:(1)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具有较大的价值。比其他金属铸币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事实上,明代民间贸易冲破政府的禁令,既有前述原因,也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
(2)白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必须与经济总量相适应。当市场上的商品丰富而白银总量较少时,它显得特别贵重;反之,白银总量较多而商品供应不足时,白银就会贬值。因此,白银的购买力也是随着商品数量和白银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十分稳定的价值尺度。
(3)明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有大量白银流入。表面上看,这是对外贸易顺差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中国以外来的白银为主建立了银本位制,实际上中国市场上的白银主要依赖外国的输入。一旦外国减少或停止对中国的白银输入,必然造成国内白银的缺乏,从而造成中国经济的损失,加大中国经济的风险性。
【评分说明】
(1)确定观点或给出观点3分。
(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9分。
论证的内容参照如下等级评分:
等  级 分   等   标   准
一等 (9~7分) 充分、准确地运用史实;论证充分;层次分明;逻辑严密。
二等(6~4分) 能够运用相关史实 ;论证比较充分;有一定的层次;逻辑比较清晰。
三等(3~0分) 史实不准确或不能运用史实;论证不充分或没论证;逻辑混乱。
27.(1)工业革命不仅使各国工人数量大增,资本家为了积累资本而压榨工人,导致劳资矛盾突出,工人运动蓬勃兴起,(3分)而且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使各国工人逐渐联合起来,开展斗争。(3分)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并在工人中开展了大量工作。(3分)(任意两点即可。任意一点给3分,任意两点给6分。)
(2)第二国际是一个松散的组织,并不是各国社会党的上级领导机构,不可能有效控制各国社会党内部的修正主义;(3分)第二国际的学说和行动比第一国际温和得多,并不十分强调阶级斗争和武装斗争;(3分)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资本家主要通过提高科技水平来提高利润,工人的经济待遇得到较大的改善,斗争性也相应减弱;(3分)资本主义各国的民主政治得到很大的发展,工人政党不仅取得了合法地位,而且可以通过参加竞选参加到国家政权之中,普通工人的政治地位也得到很大的提高。(3分)(任意三点即可。任意一点3分,任意两点6分,任意三点9分) 高考历史模拟题  高考历史模拟题  

本文来源:http://www.greenkl.com/monishiti/57725.html

上一篇:【黄冈市地图】黄冈市2016年高三年级9月质量检测化学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广东中山第一中学】广东中山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统测数学文科试题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绿色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考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