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鑫晋商亚麻籽油_山西晋商四校2016-2017学年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来源: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20-03-22 点击:

【www.greenkl.com--模拟试题】

本站为你带来考后第一手资讯及试题答案,以下为山西晋商四校2016-2017学年高三11月联考历史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第I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樊树志在《国史十六讲》中说:“政治与血缘的结合,看似牢不可破,其实不然。既然周天子授土授民给诸侯叫做‘建国’,诸侯授土授民给卿、大夫叫做‘立家’,因此对于士、庶民而言,就有‘国’与‘家’的对立,他们把自己的宗族称为‘家’,只知效忠于‘家’,而不知效忠于‘国’。”材料表明
A.分封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弊大于利 B.分封制隐含着国家分裂割据的因素
C.宗法制是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 D.宗法制与分封制是互为表里的关系
2.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宗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
A. 礼仪与政治分离 B. 从人治到法治
C. 国家管理制度化 D. 为民主政治奠基
3.《盐铁论》载:“农,天下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县官鼓铸铁器,大抵多为大器,……不给民用。民用钝弊,割草不痛,是以农夫作尉,得获者少,百姓苦之矣。”由此可见“铸铁官营”的弊端在于
A.管理僵化,造成官吏腐败 B.价格昂贵,加重农民负担
C.产品低劣,影响农业生产 D.原料匮乏,市场供应不足
4.东晋南朝时期,与北方都市发展经历的起起落落相比,江南三吴地区的宣城、吴郡、东阳以及长江中游的襄阳、江陵、长沙等日益繁华,尤其是南海(今广州)周边“人竞商贩、不为田业”。这表明当时江南
A.经济地位逐渐上升 B.工商业市镇的大量兴起
C.政府商业政策松弛 D.弃农经商现象逐渐增多
5.元朝的行省实际上是封建中央集权分寄于地方,它负责处理境内政治、军事、经济等各类事务。此外行省还有一个重要职能是聚集境内财富,以供中央需要。行省的治所往往就是完成这种职能的中转站。材料意在说明行省制下
A.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B.地方与中央的相互制衡
C.中央政府权力遭到严重削弱 D.地方势力威胁中央集权
6.明清时期,学界出现了一股研究“礼学”的热潮。顾炎武、黄宗羲等人希望通过对古礼的研究,以礼抗俗,重新确立社会的四民秩序。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明清思想专制的强化 B.阳明心学助长空谈之风
C.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 D.佛教和道教思想的冲击
7.有学者发现:历代制作指南车的仅有20人,秦青铜宝剑的防金属腐蚀技术在后世失传, 王祯《农书》记载的早期蒸汽机原理断裂,明朝热兵器技术的大量推广在清代终止。据此可以推知
A.周期性动乱造成技术失传 B.传统行业技术被严格保密
C.生产方式未发生质的变化 D.重农抑商使手工技术停滞
8.清初,江西、江苏、福建等省,“佃田者不输租”已经“积以成习”,地主在出租土地时,往往要求佃农缴纳押金,租约期满再行返还。这从侧面说明
A.人身依附关系减弱 B.佃农风险意识增强
C.江南小农经济衰退 D.清初土地兼并严重
9.据历史记载:中国历史上的金银比值一直很稳定,在明朝初年及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一直维持在1:6上下,到崇祯(1628—1644)年间,这一比值已达1:15之多。对此,著名思想家顾炎武认为,“天启中权阉用事,百官献媚者皆进金卮,金价渐贵”。事实上,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因素是
A.明朝政治腐败,官员行贿受贿 B.海禁造成对外贸易大幅萎缩
C.明朝政府推行赋役征银政策的影响 D.新航路推动全球贸易时代来临
10. 19世纪60年代末,满清官员志刚在《初使泰西记》中对欧洲政治制度有如下评述:“泰西立君,不拘于男女,然为君而不能尽君道者,国人不服,则政令有所不行,不得安其位矣”。这表明作者
A.主张推行君主立宪政体 B.已超越了当时主流思想
C.推崇西方的代议制民主 D.对君主专制危机的警觉
11.1864年,上海成立混合法院,主审涉外并兼理中国案件。法院由上海知县担任主审,一名外国领事担任副审列席审判,审判程序一如西方。这一现象
A.反映了近代中国司法的殖民地性质 B.标志领事裁判权开始丧失
C.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司法知识与精神 D.终结于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高考历史模拟题  
12.1870年到1880年间,中国的棉布进口始终维持在20000千关两(千关两是当时的一种计量单位)左右,而棉纱的进口却从2000千关两增长到了近5000千关两。这种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近代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B.传统经济模式的进一步解体
C.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D.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
13.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这反映了
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
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 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来源:学科网]
14.下表为20世纪初华商所创办的轮船公司的运输能力简表。对此表解读正确的是
1911年 1921年 船只 装载量 船只 装载量 109只 147087吨 2332只 489100吨 A.轮船招商局成为中国最大的民营轮船公司
B.国内外贸易的扩大促进了运输能力的发展
C.一战使西方放弃对中国的侵略,促进航运业发展
D.轮船公司盲目扩大规模使运力增加
15.从1931年开始,南京国民政府在鄂豫皖赣闽等地大力推行农村合作运动,当地的农村合作社得到空前发展,这反映了当时国民政府
A.受到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 B. 企图抵制中共农村革命的影响
C.试图彻底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D.把经济建设的重心放在农村
16.1937年底,中国政府邀请苏联派遣军官援华。次年5月,聘请苏联人担任中国军队的军事总顾问。几年间,在华的苏联军事顾问总计超过300人,包括6位元帅、15位将军。这反映出
A.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形成 B.国民党践行孙中山的“三大政策”
C.中国采取对苏“一边倒”外交 D.意识形态分歧让位于国家安全战略
17.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中共中央的一次农业工作会议指出,“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但是,为了克服很多农民的分散经营中所发生的困难,……要使国家能得到比现在多得多的商品粮食及其他工业原料,并为国家工业品销售开辟一个广阔的市场,就必须提倡‘组织起来’。”为此,中国政府
A. 进行了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变革 B. 确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总方针
C. 开始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D. 在农村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
18.下表是我国1953—1962年三大产业的比例关系,从表中数据的变化,可以提取的有效信息,不包括
年份 国民经济比例(%) 农业 轻工业 重工业 1953 52.8 29.6 17.6 1957 43.3 31.2 25.5 1960 21.8 26.1 52.1 1962 33.6 30.3 36.1 A.“一五”计划受苏联模式的影响 B.“左倾”错误使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C.中央经济八字方针收到良好效果 D.国有企业改革使重工业持续发展
19.8月21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每个公社都将公路修通,修一条宽一点的洋灰路和柏油路,不种树,可以落飞机,就是飞机场。将来每个省都搞一二百架飞机,每个乡平均两架,大省自己搞飞机工厂。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B、“大跃进”风潮席卷全国
C、十年文革大办航空运输 D、改革开放科技的成熟
20.1975年3月,中国艺术团拟赴美巡回演出,美国国务院要求中方取消艺术团预备曲目中的《台湾同胞——我的骨肉兄弟》,因为歌词里有“我们一定要解放台湾”,美方难以接受。中方坚持“宁可不去,也不能不唱”。这一现象说明了
A.美国反对一个中国原则 B.“文革”左倾错误影响中国外交
C.美国违背了《中美建交公报》 D.美国对外政策坚持霸权主义
21.在1949年至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中学历史教科书中,罗斯福新政一度消失。如:1956年的初中《世界历史》教科书侧重讲述经济危机,至于罗斯福政府如何想办法应对危机,并无任何文字表述。这主要是因为改革开放前
A.“一边倒”外交政策的影响 B.计划经济和意识形态的影响
C.闭关锁国,社会发展缓慢 D.较封闭导致世界史研究落后
  高考历史模拟题  
22.绝对平等往往使得知识、美德、才能、财富等因素边缘化,无法实现社会普遍正义。“民主制使智慧边际化”,在柏拉图眼里便是雅典政治生活的真实写照。这意味着,
雅典民主
A.容易导致政治动乱 B.充分保护了平民的民主权益
C.政治决策过于随意 D.忽视了参政者的品德和能力
23. 罗马法比较细致地规定了各种契约、遗嘱等行为,但没有能抽象出“法律行为”的一般概念;它将所有权的各种权能均作了透彻规定,唯独没有提出所有权的定义。这说明罗马法
A.坚持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的原则 B.注重实际而不专尚理论的特点
C.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各方面
24. 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B.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C.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D.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25. 当各州对西部土地争夺难决的时候,应各州要求,1780年10月邦联国会决定,凡可能割让或转让予合众国的土地,“其日后的处理应符合于合众国的公共利益”。纽约等州因此放弃其西部土地权,使之成为国家的“公共土地储备”。从中得到的借鉴是
A.邦联制有利于强化中央控制力 B.联邦制能够维系中央与地方的平衡
C.中央扩权有利于缓解各州纠纷 D.向西扩张领土可提升国家的凝聚力
26.1860年至1913年间,世界工业总产量至少增加了6倍,1851年至1913年间,世界贸易额增加了12倍。由此可知
A.欧洲在世界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 B.世界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C.世界各国工业发展差距明显缩小 D.世界各地的工业化有所发展
27. 巴黎公社的机关报《公报》在1871年3月20日的社论中说:“巴黎无产者目睹统治阶级的失职和叛卖行动,已经了解到:由他们自己亲手掌握公共事务的领导权以挽救时局的时刻已经到来……他们已经了解到:夺取政府权力以掌握自己的命运,是他们必须立即履行的职责和绝对的权利。”据此可知
A.巴黎公社的使命是挽救民族危亡 B.无产阶级政权的建立是历史的必然
C.巴黎公社的首要任务是建设政权 D.巴黎公社政权具有权力集中的特点
28.“一方面由于特别狭窄、畸形的农业专业化生产,使得拉美国家的国民经济压在某单一农作物的世界市场行情的变动上。另一方面,由于几乎是一片空白的国内工业部门,又使其国内居民生活中必需的全部工业产品,完全要依靠从发达国家进口。”(千枝松:《工业科技革命与国际分工》)这段资料不能说明的是
A.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国际分工的扩大和深入
B.拉美沦为西方的廉价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市场
C.拉美经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附庸
D.拉美经济转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迅速发展
29.19世纪后30年,西方某国钢铁企业的数量减少了近140个,而工人总数却增加了近两万人,产量增加了近3000万吨,投资额增长了近五倍。这主要说明当时该国钢铁企业
A.规模迅速扩大 B.出现生产和资本的集中
C.内部竞争激烈 D.劳动生产率大幅度提高
30.图示柱状图显示了苏联经济增长率与世界的比较,其中两次出现负增长,造成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带来的严重破坏   B.经济体制改革的负效应
C.世界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 D.苏联经济模式固化影响
31. 1990年11月,在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成员国首脑会议上,北约和华约发表联合声明,宣布两大军事集团“不再互为对手,相互将建立新的伙伴关系并友好相处”,这“成为欧洲冷战时代结束的象征”。这一声明主要是基于
A.两大集团军事上势均力敌 B.世界政治格局日益多极化
C.欧洲一体化逐步走向深入 D.两大集团力量对比失衡
32. 钱乘旦先生对世界史的定义有两种:一是“世界的历史(history of the world)”,这是一种“整体史”或“全球史”;二是各国历史的相加(history of all countries),事实上是一种组合起来的国别史。下面属于第二种定义的是
A.用多元价值观研究各民族在人类历史中的作用
B.物种——疾病的传播与交流
C.《双城记》把世界分成“光明之城”和“黑暗之城”
D.近代前期以白银为媒介的世界市场的孕育
  高考历史模拟题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全部为必做题,第33、34、35、36题共4个小题。)
33.(14分)政府与经济关系的问题既是政治学,也是经济学的核心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清朝一向奉行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20世纪初,清政府先后发布上谕,提出“矿律、路律、商律等类,皆应妥议专条……通商惠工,为古今经国之要政,急应加意讲求……先订商律,作为则例”。制定和颁布了《钦定大清商律》等一系列经济法律、法规。
材料二 把资本主义的工商业改造成社会主义的,可以有两种政策,一种是没收,一种是赎买。……民族资产阶级是我们的朋友,解放前同我们一起反帝反蒋,解放以后仍然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反对帝国主义,赞成土改、抗美援朝和镇压反革命。由于这个历史关系,对他们实行赎买政策,是合乎情理的……如果把资本主义工商业统统没收过来,不光管不过来,还会引起资本家的抵制或破坏,势必造成停业或减产。
——彭真《关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问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初清政府经济立法的背景及其积极意义。(10分)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4分)
34.(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议会下院开会时,会议大厅里只有一张桌子,这张长条桌子从中间将大厅一分为二,执政党和反对党各坐一边,隔桌相望。更特别的是,两边前排就坐的议员连头衔都一一对应,一边是执政党的内阁成员,另一边则是与内阁成员相对应的“影子内阁”成员。1907年,保守党领袖张伯伦第一次正式建立反对党内阁,并使用了“影子内阁”这个形象的叫法。从此,反对党组建“影子内阁”的做法成了英国沿用至今的宪法惯例。“影子内阁”的最终目标是寻找机会取代执政党的地位,转为正式的内阁。这种潜在的“替代危险”对执政一方起到制约作用,“影子内阁”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摘编自《民主与法制时报》
材料二 民初活跃于国会中的政党,可大致分为激进、保守二派。激进派的政党,严格说来,只有同盟会和国民党。统一共和党在并入国民党以前,是骑墙于同盟会与共和党之间的;民宪党则系由国民党分出。……统一共和党的党员虽有不少原属革命派,但以出身立宪派和旧官僚者为多,故在态度上较同盟会为温和。…… 与同盟会合组国民党的其他小党派,亦大多不是起于理想相同,而是因为眼见国民党将能在政坛上占优势。……至于正式国会后期出现的民宪党,虽系自国民党分出,但以吸收了许多进步党党员,在态度上亦较温和。作为激进派政党的同盟会和国民党,是使民初国会发挥功能的主要力量。如果在野党的功能是以言论和立法来监督政府,并以诉诸选民的办法促使执政者重视国利民福,同盟会和国民党确是具有这方面的资格与潜能。但以执政者无限制的伸张行政权,在野党和立法者愈伸展其监督权,结果使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当政治势力走向两个极端,而又不能取决于选民时,政治的危机即升高。民初国民党之策动“二次革命”、以及“二次革命”失败后执政者一意伸张一己的权力,均为政治走势走向两极端的表现,亦为政治危机升高的表现。结果是两败俱伤。
——张玉法《论民国初年的政党政治》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影子内阁”的特点和作用。(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民国初年政党政治活跃的原因。(6分)
35.(12分)促进农村土地适度规模化经营是加速农业现代化和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手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世纪到19世纪中期,英国圈地运动进入第二次高潮(见下表)。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耕作使独立经营的连成片的大农场成为迫切的需要。农业产量的增加和粮食上涨,使农场变成牧场的趋势减缓,而农场所需的劳动力比牧场多。同时城市逐渐兴起,工场和工厂的发展,吸收了被逐出土地的农民,这些因素都使圈地运动的阻力大大减小了,最终完成了圈地运动。
18~19世纪英国圈地运动表年份
项目
年份 1760年以前 1761~1796年 1797~1820年 发布圈地法令 208项 1482项 1727项 圈占农民土地 310000英亩 1830000英亩   ——改编自杨民《土地改革与工业化的相互作用》
材料二 20世纪20~30年代,在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中,绝大多数农户加入集体农庄,形成了集体农庄经济制度。农庄是国家直接支配的经济单位,其播种结构、播种面积、单产量、总产量、牧畜种类数量、农艺措施以及农蓄产品的分配等各项指标,都由国家决定。为保证工业化所需资金,国家实行义务交售制,以远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收购农庄的产品。1953年斯大林逝世时,农庄义务交售的产品价格与成本之比为:粮食13.2%,土豆7.5%,牛肉5%。与此相对应的是严峻的农业形势;1953年的人均粮食和肉类的产量只有432公斤和30公斤,比革命前1913年的540公斤和31.4公斤还要低。
——吕奔《苏联农业集体化运动研究(1927~1939)》
(1) 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世纪中期英国完成“圈地运动”的有利因素。(6分)
(2) 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与英国相比,苏联在推动农业生产规模化方面有何显著特点?(6分)
36.(12分)阅读材料,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材 料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马勇在《重寻近代中国》中写到:如何评估1928 年之前的中华民国史,过去的言说,不论是中共,还是国民党,都将这一时间段看作是“北洋军阀反动统治”,即便是中性表述,也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或“北洋时期”。如果从大历史视角观察,1912 年至1928 年的中华民国是中国历史的正统。继续妖魔化这段历史,其实是对中国历史的不尊重。
概括材料观点,结合所学知识从现代化角度对这一观点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合理)
  高考历史模拟题  
2016—2017学年度“晋商四校”高三联考
历史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一、每小题1.5分,共48分
1—--5 BCCAA 6-—10 CCADD 11—15 CABBB
16—20 DADBD 21—25 BDBBC 26—30 DADBB
31—32 DC   
33.(1) 背景:甲午战败,列强对中国的经济掠夺严重损害了中国的经济利益;实业救国思潮兴起,民族企业纷纷兴建。(6分)
意义:突破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政策;有利于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近代化;有利于维护中国的经济利益。(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4分)
(2) 实行赎买政策的原因:民族资本家在民主革命时期和建国初期拥护、支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赎买可以提高民族资本家的积极性。(4分)
34.(1)特点:由反对党组成;成员与执政党内阁成员对应,职责分明;有效监督执政党执政;建立影子内阁成为宪法惯例。(任意两点4分)
作用:有利于权力的制约与平衡,推动了英国代议制完善;在某种程度上保持了政治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有利于执政党科学决策,减少失误;有利于在野党积极参政。(4分,每点2分,答出二点即可。)
(2) 原因: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临时约法》颁布,确立责任内阁制;受西方政党政治影响;中国经济结构与阶级关系多样化的影响。(6分,每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
35.(1)有利因素: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圈地法令的颁布;农业技术的进步(集约式大农场的推动等);工业革命的进行。(6分)
(2)特点:建立集体农庄,发展公有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牺牲农业发展工业(提供资金原料等)。(6分)
36.(12分)观点:北洋政府统治时期是中国历史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2 分)
论证:
经济上,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速发展,工业化进程进一步推进。
政治上,资产阶级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为民主政治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思想上,民主共和观念深人人心、新文化运动兴起、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新三民主义的提出,促进了民主思想的发展
外交上,出席巴黎和会,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
社会生活上,“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的颁布,有利于社会的进步。
(评分标准:① 紧扣论证对象,观点明确;② 合理引用史实,从多角度进行论证。答出三点即可,每个要点3分,共10 分)
高考历史模拟题  

本文来源:http://www.greenkl.com/monishiti/59865.html

上一篇:[山西鑫晋商亚麻籽油]山西晋商四校2016-2017学年高三11月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葫芦岛六高中】辽宁葫芦岛高中协作体2016-2017高三上期第二次地理试题及答案

Copyright @ 2013 - 2018 绿色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考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