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杭州峰会]2016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模拟试题 发布时间:2019-12-05 点击:

【www.greenkl.com--模拟试题】

本站为你带来2016浙江杭州高级中学高三5月模拟考语文试题及答案,以下为试卷的具体内容,请考生们多多关注本站为你提供的第一手考试资讯。
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2016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
语 文 试 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楔子(xiē)  书札(zhá)   节骨眼(jié)  噤若寒蝉(jìn)
B.口角(jué)  洞穴(xué)   夫妇俩(liǎ)  半身不遂(suí)
C.勾当(gòu)  翘楚(qiáo)  芝麻糊(hù)   混为一谈(hǔn)
D.倔强(jué)  奔命(bèn)   鄱阳湖(bó)   横征暴敛(héng)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青春诗会”那阵子,我们几个女室友各行其事,小妮的影子自然总是被徐敬亚放风筝似的挂在臂弯。
B.两年前,南方周末已经注意到莆田系癌症疗法的乱像,推出了《癌症免疫疗法:监管停滞,业务疯狂》深度报道。
C.1927年5月,年仅25岁的林德伯格孤身连续飞行33.5小时,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飞跃大西洋的奇迹。
D.文化含混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似乎特别丰富,形式也特别多样——藏头诗、双关语、文字游戏、插科打诨、正话反说、话里有话、含沙射影、挖苦讽刺,包括高级黑。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平遥人过去在外经商的极多,赚了钱,要往家里送,很不安全,还要雇保镖,于是便生出这票号,专管对换银钱。
B. 历史如同一条长河,从源头连绵不断地流去,每一个阶段都具有特立独行的标志。
C. “生命的价值在于厚度而不在于长度,在于奉献而不在于获取……”院士的一番话入木三分,让我们深受教育。
D. 抗洪救灾形势严峻,各级领导都坚守岗位,没有擅离职守,久假不归现象,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微信个人账号使用规范》规定:首次出现侵权行为且情节较轻的,对侵权内容进行删除处理;多次出现或者情节严重的,将对侵权微信账号予以封号或永久封号。
B.越是大城市,住房需求越旺盛,房价超高问题就越被建设用地垄断这一关键因素加倍放大。
C.贾平凹的《秦腔》敏锐地捕捉农村巨变的时代情绪,是对正在消逝的乡村的一曲挽歌。
D.在无尽的等待中,一位老兵又于近日在潦倒寂寞中离开了人世。
5.阅读下面的材料,在横线上将后面的文句进行排序,衔接最合理的一组是()(3分)
                                                                             
很难相信一个外国人会像本国人一样爱这个国家和这个国家的人民,同样,也很难相信没有对文化、历史、传统的了解与认识,就会热爱居停生息地的文化,这是一种对接,是一种相辅相成,彼此的滋养与庇护,才会最终在精神与心灵上找到真正的家园感与归属感。
①对于个体,即使很难改变,但仍然要去努力,要去坚守
②文化承传中,每一次的断裂与疏离,就要用更多的理解、认知以及爱,去重新修复和绑定这种关系
③人只有找到自己的土地才能找到根系
④这关乎到生存有没有一种来自地缘的、来自传统承传的文化氛围的问题,更是一种家园意识的问题。
⑤人对土地有归属感,一如对文化有归属感,归属感带来身份的认同
⑥显然,这种反省与矫正,注定要面对无比艰辛的压力以及承受
A.③①④②⑤⑥    B.⑤②①③④⑥    C.⑤③②⑥①④    D.②①④⑤③⑥
6、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进行仿写。(4分)
1977年12月26日,邓小平在会见澳大利亚共产党(马列)主席希尔和夫人乔伊斯时,尖锐地提出:“怎样才能体现列宁讲的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什么叫优越性?不劳动、不读书叫优越性吗?人民生活水平不是改善而是后退叫优越性吗?如果这叫社会主义优越性,这样的社会主义我们也可以不要。” (《邓小平反思“文革”浩劫:老实说对不起人民》新华网)
    伟人当年的话语极具震撼力,引起人们思考如何建设国家的讨论。请仔细琢磨划线句子的修辞手法、语气、句式等,回首自己15年的学习经历,从教育、文学、文化三个角度中选择一个方面进行仿写,要求理性思考。
                                                                                  
                                                                                 
                                                                                 
7.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2015年起,百度贴吧试水“合伙人制度”,以“专业机构+吧友”的双轨制模式,尝试从内容和体制方面引领贴吧走向规范化道路。据了解,百度公司在推广招募贴吧合伙人时,也将“网络舆情”专门作为一项亮点予以说明。其中行业吧的推广中,直接说明贴吧是“产品的公关舆情平台”。 2016年1月有网友称百度贴吧的血友病吧被卖,原吧成员遭撤换,并引入了“陕西大血友病研究院院长”的“血友病专家”为新吧主,引发百度贴吧事件。最终以百度"全面停止病种类贴吧的商业合作,只对权威公益组织开放"而暂告一段。
有人说从互联网的发展历程看,产品的商业化是很正常、也是非常必要的事情,否则将难逃被关闭的命运。还有人说百度贴吧的本质是连接用户,为用户带来有价值的信息,贴吧商业化不能背离这一核心。对此,你有何见解,要求观点明确,理由充分,不超过80个字。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二、现代文阅读(共29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9分)
趣和味在古代美学中本身即是两个独立的范畴,作为两者的组合,趣味成为古典艺术理论的重要概念。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用趣来表示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天然意趣、主题的旨趣、主观的情趣,以及审美欣赏者所追求的作品内在的情感价值。明清时常用趣表示艺术作品的风致与风格,袁宏道等人更把趣提高到审美创造的首要地位,作为反对理学束缚的思想武器。总之在古典美学中,趣指艺术作品的旨趣、情趣、风趣、意趣以及作品的一种理想境界。味作为美学概念,比趣的产生要早得多。春秋时代,味与音乐美联系起来,用以形容艺术的审美鉴赏心理活动。老庄哲学以无味之味比喻自然之道的幽静深远,深刻影响了古代美学关于审美关照和艺术的审美本质的理论。两汉时期,人们把味作为与声、色并列的审美范畴。味是无形的,说明审美客体达到无形的境界是其形式美的最佳效果。魏晋六朝时,艺术家追求平淡,使味的内涵更为丰富,审美主体对于艺术作品的鉴赏体验,也成了味的特征。唐代美学不但把味作为审美鉴赏和艺术创作的目标,而且要求作品具有“奇味”和“味外之旨”,追求艺术作品的审美体验的含蓄性和独创性。总之,味是指艺术作品的审美特征和感染力量,或指艺术风格与审美体验过程。趣味范畴由趣与味两者组合而成,指艺术作品所呈现的趣和味,以及人由一定的审美需求出发,对于对象之形式或内涵的美学特性所产生的情感趋向和选择能力,如情趣、态度、兴味、好尚及追求等。
趣味产生于审美经验,趣味的形成总是在审美活动中实现的,同时趣味又影响着审美经验,人们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总是受到自身趣味的制约。就其特点来说,首先,趣味有高下之分,而这与主体人格有关。中国美学向来强调主体与客体的融合、美与善的统一。从艺术创造的角度看,认为艺术家主体人格的高尚与鄙下决定了作品在趣味上的高雅与恶俗、健康与低级;从审美欣赏的角度看,认为欣赏者人格的高下决定了其审美的趣尚取舍。因此美学上注重从人品与艺品的一致出发,主张高雅、自然、超脱、健康的趣味,而摒弃平庸恶俗的低级趣味。其次,趣味既有个体差异性,又有着一定的共同性。趣味实际上同人的思想、性格、气质、特定心境和生活经历都有着密切联系,不同的个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感受与趣味是无穷多样的。同时对象本身也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引发不同的趣味,趣味的选择应是自由的,否则就没有审美感受的丰富性,故而趣味是不能强制统一的。但趣味是在审美活动中发展的,总是受到一定时代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制约,也受对象审美特性的制约,因此趣味又存在着共同性,这使得审美感受和趣味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
(选自《中国文化史》,有删改)
8.下列对文中“趣”与“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明清时“趣”通常表示艺术作品的风致与风格,人们更是把趣提高到审美创造的首要地位,作为反对理学束缚的思想武器。
B.在古典美学中,“趣”指艺术作品的旨趣、情趣、风趣、意趣以及审美欣赏者所追求的作品的一种理想境界。
C.两汉时期,作为与声、色并列的审美范畴,“味”用以说明其形式美的最佳效果是审美客体达到无形的境界。
D.唐代美学把“味”作为审美鉴赏和艺术创作的目标,并且要求艺术作品追求审美体验的含蓄性和独创性。
9.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趣味范畴由趣与味两者组合而成,也可界定为艺术作品所呈现的趣和味。
B.趣味产生审美经验,同时人们对审美对象的感受总是受到自身趣味的制约。
C.中国美学注重从人品与艺品的一致出发,主张高雅、自然、超脱、健康的趣味,因此欣赏者人格的高下决定了其审美的趣尚取舍。
D.趣味是不能强制统一的,因为不同个体在审美活动中产生的审美感受是多样的,对象本身也可以在不同的方面引发不同的趣味。
10. 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谈谈你对文中“趣味又存在着共同性”这句话的理解。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二)阅读下面的的文字,完成11——15题。(20分)
去加格达齐的火车
鲍尔吉·原野
    我在沈阳北站等候进站,去加格达齐。
    要检票了,排队的人开始膨胀。人往前凑,秩序有点乱。
    这时,一人走到检票口,说让我先上车。别人说,排队去。这人背一个双肩包,四十多岁,头发全白了,神色诚恳。他说,我时间不够了。
    别人说,谁时间够?都一样。
    这个人说我时间不多了,省一点是一点。他掏出一个病历本,打开给人看,说我是癌症患者。
    人们沉默了,庄重地给他让出一个位置。
    他挤出一点笑容,说谢谢。
    广播说前往加格达齐的列车晚点30分钟。倒霉的火车把癌症患者的时间又侵占30分钟。
    这人上身穿一件蓝衬衣,他目光遥远,无奈和渴求的情绪在脸上奔走,像河上无人掌舵的船,做不了自己的主了。
    开始检票。人群像渔网倾泻的鱼,众人没费劲已被推到站台上。
    我在9车厢。上车后发现对面刚巧坐着那个患者。
    他靠窗,眼看窗外,显然在想别的事。过了一会儿,他从包里拿出一个细长的塑料盒,打开,里边摆十几种药。他每样挑出两或三片吃下,用泡着不知什么药材的蓝塑料杯里的水把药冲下。
    没用,他对我说,仿佛看到我在观察他吃药。他指着药:都很贵,但吃了没用。
    有用,我安慰他。
    也许吧。他拧上塑料杯的盖。这些药,核成钱的话,是我过去没舍得实现的愿望的多少倍。他指着药,买一副蝴蝶牌乒乓球拍,一千多,没舍得。去丽江,没舍得。上五星级宾馆开一个生日派对,没舍得。给穷孩子买书包更没舍得。现在舍得了,吃药。
    他露出自嘲的笑容,癌症患者有舍不得钱吃药的吗?没有。
    我没敢陪他笑。他可以轻蔑这些药,但我不能,不知道是啥药。
    你看什么书?他问我。
    我吓一跳,因为我正在心里揣摩他还能活多长时间,我不小心说出:半年。
    半年?他指着书的封面说,这不是《卡拉马佐夫兄弟》吗?
    对,我点头,这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小说《卡拉马佐夫兄弟》,上册。
    陀斯妥……耶夫……然后还有斯基,这名字太长,说一个名字就要用这么多时间,哪有时间啊?
    时间。他脑子想的都是时间。
    我知道这本书。他说,这是陀什么妥最有名的书,被西方列为人类最重要的100本书之一,但我没时间读啦。你能用20分钟给我介绍一下这本书吗?
    我……我想起书中的人物——阿辽沙、佐西玛长老、德米特里大哥、卡嘉、格鲁斯卡以及他们错综复杂的关系。我说我不能,它很复杂。
这本书说什么?人的信仰、罪恶、诱惑和纯洁,更多的是苦难的俄罗斯。写人心深处最隐秘的东西。
他摆手,没用。说这个有什么用?活着已经不错了,说别的没用。
    啤酒、白酒、香肠、烧鸡、盒饭啊……推车卖食品的人过来了。“时间不够”的人木然看窗外。没人说话,车轮咣当咣当响。
    车停在了一个什么站,站台的灯已经亮了。
火车再次开动时,车轮咣当咣当,车上的人都不说话,好像在想各自手里的时间。
(有删改)
11.作者在文中写了癌症患者的两次笑容,其内涵各是什么。(3分)
12.结合上下文,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
(1)要检票了,排队的人开始膨胀。
(2)人们沉默了,庄重地给他让出一个位置。
13.赏析文中画线部分。(4分)
 (1)他目光遥远,无奈和渴求的情绪在脸上奔走,像河上无人掌舵的船,做不了自己的主了。
  (2)他从包里拿出一个细长的塑料盒,打开,里边摆十几种药。他每样挑出两或三片吃下,用泡着不知什么药材的蓝塑料杯里的水把药冲下。
14. 作者花了较大篇幅描写“我”与癌症患者谈论《卡拉马佐夫兄弟》的情节有何用意,请简要分析。(4分)
15.结合全文分析作者是如何刻画这位癌症患者的,突出了怎样的小说主旨。 (5分)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37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19分)
沈贞甫墓志铭
                                归有光
自予初识贞甫时,贞甫年甚少,读书马鞍山浮屠之偏。及予娶王氏,与贞甫之妻为兄弟,时时过内家相从也。予尝入邓尉山中,贞甫来共居,日游虎山、西崦,上下诸山,观太湖七十二峰之胜。嘉靖二十年,予卜居安亭。安亭在吴淞江上,界昆山、嘉定之壤,沈氏世居于此;贞甫是以益亲善,以文字往来无虚日。以予之穷于世,贞甫独相信,虽一字之疑,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盖予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死丧忧患,颠倒狼狈,世人之所嗤笑,贞甫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至于一时富贵翕,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嗟夫,士当不遇时,得人一言之善,不能忘于心,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此贞甫之没,不能不为之恸也。
贞甫为人伉厉,喜自修饰,介介自持,非其人未尝假以辞色。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尤好观古书,必之名山及浮屠、老子之宫。所至扫地焚香,图书充几。闻人有书,多方求之,手自抄写,至数百卷。今世有科举速化之学,皆以通经学古为迂,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盖方进于古而未已也。不幸而病病已数年而为书益勤予甚畏其志而忧其力之不继而竟以病死悲夫!
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及贞甫没而予复往,又经兵燹之后,独徘徊无所之,益使人有荒江寂寞之叹矣。
贞甫讳果,字贞甫。娶王氏,无子,养女一人。有弟曰善继、善述。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年四十有二。即以是年某月日葬于某原之先茔。可悲也已!铭曰:
天乎命乎不可知,其志之勤而止于斯。
1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界昆山、嘉定之壤          界:邻近
B. 而卒以予之言为然          卒:最终
C. 了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    了:了解,了然
D. 遇事激昂,僵仆无所避      僵仆:跌倒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不以人之说而有动于心,以与之上下       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 予何以得此于贞甫耶                     不拘于时,学于余
   C. 贞甫独于书知好之如此                   他日汝当用之
   D. 其卒以嘉靖三十四年七月日               卒以吾郡之发愤一击
18.下列对原文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与沈贞甫初相识时,沈贞甫年纪还很小。其后两人成为连襟,又曾共居的邓尉,同住安亭,交情深厚,而沈贞甫对作者又非常敬重。
B.作者屏居江海之滨,二十年间,困厄不堪,为世人所嗤笑,但沈贞甫一直对作者相知相敬,所以沈贞甫去世令作者非常悲痛。
C.在文末的铭文中,作者表达了对沈贞甫好学之深的肯定和勤学之志止于疾病的惋惜。
D.这篇墓志铭开头并不先叙贞甫的姓名、家世,而是从两人的相识和戚谊、交谊写起,后半始叙贞甫生平,文末始叙家世和卒、葬。一面倾吐自己的抑郁,一面称赞贞甫为人,读来亲切感人。
19.用“/”给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3分)
不 幸 而 病 病 已 数 年 而 为 书 益 勤 予 甚 畏 其 志 而 忧 其 力 之 不 继 而 
竟 以 病 死 悲 夫!
20.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至于一时富贵翕嚇,众所观骇,而贞甫不予易也。
                                                                                
(2)初予在安亭,无事,每过其精庐,啜茗论文,或至竟日。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二)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21——22题。(7分)
                               高阳台·和周草窗
王沂孙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怎得银笺,殷勤说与年华。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更消他,几度东风,几度飞花。
注:周草窗:南宋著名词人周密,字公谨,号草窗。宋亡后周密湖州故家毁于兵火,终身寄寓杭州。作《高阳台》词寄越中诸友。
21.“满树幽香,满地横斜”化用了隐居西湖的著名诗人林逋的名句,体现了      这一经典意象的特点。(1分)
22.况周颐《蕙风词话》中评论此词“结笔低徊掩抑,荡气回肠”,结合全词,简要赏析。(6分)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3、24题。(5分)
(1)佛肸①召,子欲往。子路曰:昔者由也闻诸夫子曰:‘亲于其身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佛肸以中牟畔②,子之往也,如之何?”子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坚乎,磨而不磷③;不曰白乎,涅而不缁④。吾岂匏瓜⑤也哉?焉能系而不食?”                (《论语·阳货》)
(2)子曰:“道不行,乘桴浮于海,从我者,其由与!”子路闻之喜。   (《论语·公冶长》)
(3)子欲居九夷⑥,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子罕》)
(4)“夫遇不遇者,时也;贤不肖者,才也。君子博学深谋而不遇时者众矣,何独丘哉!且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君子修道立德,不为穷困而败节。” (《孔子家语·在厄》)
 
注释:①佛肸:音bìxī,晋国大夫范氏家臣,中牟城地方官。 ②畔:叛,谋反。 ③磷:损伤,这里为变薄。④涅:一种矿物质,可用作颜料染衣服,染黑。 缁:音zī,黑色。⑤匏瓜:这里指不能食用的苦葫芦。⑥九夷:指商末箕子隐居之地,即朝鲜半岛。
 
23、面对春秋末期的时代环境和个人处境,孔子对政治先后流露出哪些思想倾向?(2分)
(1)                                (2)                                        
24、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是否矛盾呢?结合材料,简单谈谈你对其思想倾向的体认。(3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5.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
(1)忧其智所不能,                ,                 。(欧阳修《秋声赋》
(2)四美具,二难并。           ,             。(王勃《滕王阁序》)
 (3)          ,              。念去去、千里烟波(柳永《雨霖铃》)
(4)世人皆浊,               ? 众人皆醉,            。(楚辞《渔父》)
(5)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       。(李白《将进酒》)
 
四、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如果你为了俯瞰大地上的各个王国而登上了雄伟的马特峰,竟在山顶上发现了草莓,这也许是令人愉快的事情。但是,你不是为了草莓才去攀登山峰的。
                                                ————马克.吐温
  根据上述材料的含义,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1.立意自定,题目自拟。2.不得脱离材料内容的范围作文。3.不得抄袭、套作。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语文答案:
1、B   
A.节骨眼(jiē)   
C.混为一谈(hùn)
D. 鄱阳湖(pó)
2、D
A.各行其是
B.乱象
C.飞越
3、C
A. 对换:相互交换。这是个生造词。而此句的语境是用一种货币折换成另一种货币,应为“兑换”。
B. 特立独行: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也泛指特殊的,与众不同的。这里用来指历史,对象错误。
D.久假不归:假:借;归:归还。原指假借仁义的名义而不真正实行,后指长期借用而不归还。
4、B
A.……予以封号或永久封号的处罚。
C.是为正在消逝的乡村谱写的一曲挽歌。
D.又一位老兵……
5、C
6、参考:怎样才能体现大家说的素质教育的先进性?什么叫先进性?没创新、没负担叫先进性?学生成绩水平不是提高而是降低叫先进性吗?如果这叫素质教育先进性,这样的素质教育我们确可以不要。
7.略
8.C(原文:“两汉时期,人们把味作为与声、色并列的审美范畴。味是无形的,说明审美客体达到无形的境界是其形式美的最佳效果。”“其”不是指“味”,是指“审美客体”。)
9.D(A原文:趣味范畴由趣与味两者组合而成,指艺术作品所呈现的趣和味,以及人由一定的审美需求出发,对于对象之形式或内涵的美学特性所产生的情感趋向和选择能力。B原文:趣味产生审美经验  C无因果关系,或因果倒置。)
10. 趣味是在审美活动中发展的,总是受到一定时代社会的审美理想的制约,(1分)也受对象审美特性的制约,这使得审美感受和趣味之间的交流成为可能。(1分)结合自己的审美经验(1分)。
11第一次表示感谢,第二次表示对自己过去生活态度的遗憾(后悔)与无奈,以及现在希望尽量弥补(乐观)的心理
12(1)比喻的手法写开始检票后人流急剧增加(2)人们听闻癌症病人的病情后由嘲讽而变为对患者的发自内心地愿意帮助。
13(1)用拟人和比喻手法写出病人无奈与渴求的情绪,表现了他无助与渴望活出生命最后精彩的想法(2)动作描写病人吃药的细节,写出他绝症缠身的可怜情况。
14①思想内容上,通过这本书带出并突出人生是复杂(精彩)的,表现了病人已没时间体验的遗憾,表达作者对其境遇的同情;②结构上,为下文病人练呼“没用”体会到生命美好的情感做铺垫;③形式上,丰富故事情节,拓展了文章主旨。
15主要用了语言、神态等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个重病缠身,渴求把剩余时间活精彩,后悔对往昔生活没有好好珍惜,并希望把握现在生命美好的患者形象。
主旨,启示我们珍爱健康和当下,活出精彩;在别人遇到困难时尽量帮助和开导
 
16.C了:全然,完全
17.C  第三人称代词,它(A随着/结交;B从,自/向;D在/因为)
18.C好学之深此处未提及
19. 不 幸 而 病/ 病 已 数 年 /而 为 书 益 勤 /予 甚 畏 其 志/ 而 忧 其 力 之 不 继/ 而 竟 以 病 死 /悲 夫!
20.(1)至于一时富贵显赫,人们注视而心惊的人,贞甫不会因为他们而改变对我的尊重。
(2)从前我在安亭,没什么事情的时候就常常拜访贞甫的居所,一边喝茶一边探讨文章之道,有时一直谈到一整天。
21.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2.①反复,以乐景衬哀情,抒发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年华已老,故国不见的忧思。
②与“不知春在谁家”呼应,抒发家国破亡,怀乡念友之情怀
③与“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呼应,暗寓国亡家破,无家可归的隐痛
④以景结情,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23、(1)积极入世,为人所用  (2)若道不行,避居海外  ⑶修道立德,坚守节操。(最好是前两个点,一点1分)
24、 ①孔子的这些思想倾向并不矛盾;②孔子对政治的主要思想倾向是积极入世,渴望为人所用。虽说乱邦不入,但是要能为人所遇,他坚信自己能坚守君子之道,涅而不缁;③孔子隐居海外的想法,不是主要的。只是在设想实在不得已,大道不行的情况下,思考自己向何处去的问题。他亦坚信自己即使被迫乘桴浮于海,亦不失为君子,修道立德,不忘君子之德 ,不为穷困而败节。④ 孔子最终没有去隐居海外,说明他最终也没有走到实在无路可走的地步,虽说思想一直未能实现,但是自比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弃执着。 (②③④,一点1分,共3分)
25.所以说,低徊掩抑,荡气回肠。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黟然黑者为星星
穷睇眄于中天,极娱游于暇日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
奔流到海不复回,朝如青丝暮成雪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作品鉴赏
“残雪庭阴,轻寒帘影,霏霏玉管春葭。”“残雪庭阴”写庭院背阴处还留有残雪。“轻寒帘影”春寒料峭,风动帘拢。“霏霏玉管春葭”,古时季节变化,用箫管十二,置芦苇(葭)灰于孔中,室内封闭,蒙上罗彀,那一节气到了,那一律管葭灰就飞出。“霏霏”春葭灰的飞动貌。玉管即箫管。这句就是讲立春到了。“小帖金泥,不知春在谁家。”回答周密“燕归何处人家。”宋代立春日宫中命大臣撰写殿阁的宜春帖子词,士大夫间当然也自己书写,字用金泥,所以说金泥小贴。这种风俗,元代还有。这里是说改朝换代,当日皇宫不存在了,士大夫散去,何人在这时候用金泥写宜春帖子贴挂?春落谁家?
“相思一夜窗前梦,奈个人、水隔天遮。”写思念杭州如一帘幽梦,但醒来却是水隔绝,天遮断,“个人”当指周密。“但凄然,满树幽香,满地横斜”,是点出周密所在地西泠孤山之畔,说只梦见到满树幽香,满地枝影横斜的梅花的凄凉景色。这里写出“个人”(即周密)生活虽然凄凉,但心态高洁。
“江南自是离愁苦,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意谓理解周密怀念越友及旧游地的离情。江南春色自是最让人感受到离愁之苦的。“江淹《别赋》:”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伤如之何?“都是写江南离愁之苦的。春色之妍,与离愁之苦,对比强烈。
“况游骢古道,归雁平沙”,纵青骢马游过的古道和时舟行所见的平沙落雁呢!和周密词中的“残寒梅未绽,正潮过两陵短亭逢雁”相近。“怎得银笺,殷勤与说年华。”意为:想写信对周密表示慰藉笔触从跌宕转为平收。想到你的怀念,便想觅得银泥花笺,不嫌词费的和你讲一讲如今江南春天物华。
“如今处处生芳草,纵凭高、不见天涯。”此处又笔转别恨,细数离怀。呼应周密原词:“归鸿自趁潮回去,笑倦游、犹是天涯。”从越倦游归去,此身还远在天涯。周密词“萋萋望极王孙草”说:确实如今到处长满了春天芳草,登高望远,已不见你所在之处。这二句和晏殊《蝶恋花》“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用笔正相反。柳永词《八声甘州》曾有句:“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归思难收。”和此句描写手法相似。
“更难消,几度东风,几度飞花”,讲这样的离别相思,人将老去,怎能消几番春风来,春花谢呢!和“不知春在谁家”、“殷勤与说年华”等句相照应,围绕离情说,却有春光无主,好景不常的感伤。王安石诗“不知乌石岗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和此句意思相近,但沉痛过之。
周密在原词中曾有句“雪霁空城,燕归何人家。”王沂孙在词中也有类似句子,同时抒发了“可怜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感慨。在朦胧的亡国的哀感蕴藏在胸中,却无所依托,只好写出离愁别绪。
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库  

本文来源:http://www.greenkl.com/monishiti/55585.html

上一篇:2016甘肃省公务员考试|2016甘肃兰州一中高三冲刺模拟考数学理科试题及答案
下一篇:【2016甘肃省公务员考试】2016甘肃兰州一中高三冲刺模拟考数学文科试题及答案
推荐内容

Copyright @ 2013 - 2018 绿色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考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