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向何处去|“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打下了时代

来源:哲学范文 发布时间:2018-12-31 点击:

【www.greenkl.com--哲学范文】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打下了时代的烙印,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从内容上看,中国近现代哲学思想与社会现实的关系非常密切,没有充分地体现出哲学理论的抽象性和纯理论性特征。如果说西方近现代哲学发展更多地体现了哲学观念之间的逻辑联系,因而其理论具有很强的抽象性;那么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由于是以“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为中心而展开的,则更多体现了哲学观念与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因而其理论的现实性特征相当明显。 中国哲学近代转型的历史极短,最多只有不足80年的时间,并且其内容主要局限在历史观和文化观,并初步涉及到政治哲学领域。这就使得近代形态的中国哲学极不发达,中国哲学以西化的形式进入了现代形态的发展阶段,造成了现代形态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中国哲学之间的某种断裂:中国现代哲学不再“接着”中国传统哲学讲。之所以产生这种状况,就是因为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是以“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为中心展开的,它并不是哲学反思的产物,它的产生和发展不是直接来自于传统哲学的困境,而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反映。“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的紧迫性不允许中国哲学有足够的时间来展开其近代形态。 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是在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的背景下进行的,社会生活的根本性变革、西方理论的引入和对中国传统思想的彻底性批判,使中国现代哲学家具有一种自由的活跃的创造力和丰富的思想资源,使他们比同时代的西方哲学家和以前的中国哲学家更能深入地研究哲学问题,特别是中国哲学的问题。对于同一哲学问题,中国现代哲学家有着不同的回答,因而形成了多种多样的哲学思潮,对哲学问题的研究就以各种哲学思潮相争论的形式展开的。无论在中国哲学发展史上,还是西方哲学发展史上,从来没有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出现这么多的思潮相互争论、交流和发展。可以说,众多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就是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答,促使了中国现代哲学家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层面反复思考这一时代的问题。不仅如此,能否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还是中国人接受或支持某一哲学思潮的主要理由。在“科玄”论战中,科学之所以取得了胜利,获得了更多人的支持,并不是因为“科学”派从理论上驳倒了“玄学”派,而是人们普遍相信科学比玄学更有助于解决“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可以说,“中国向何去”的时代问题实际上决定了中国现代哲学思潮的兴衰成败。 (选自《中国哲学近现代转型的基本特征》,作者都兰军,有删改) 8.与“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有关的内容,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它的背景是中国近现代社会大变革和古今中西文化大碰撞。 B.它的目的是为了从哲学上回答“中国向何处”的时代问题。 C.它的产生是中国哲学家对中国现实的社会危机的一种反映。 D.它的作用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9.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段开宗明义,鲜明地提出了文章的中心论点,指出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与“中国向何处去”这一时代性问题之间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 B.第二段运用对比,将西方近现代哲学的特点与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特点加以细致比较,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 C.第三段指出现代形态的中国哲学与传统形态的哲学之所以形成某种断裂,并非全然由于西方哲学的影响,而更多是因为中国现实社会的危机。 D.第四段意在说明中国近现代哲学转型的表现形式就是众多现代思潮的兴起和展开,其目的还是为了更好地解答“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 10.根据文意,分别概括出中国近代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存在的不足。(3分) 参考答案 8. D 原文第一段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而不是“使得中国近现代历史呈现一种独特的发展状态”。 9. B “用意在于突出西方哲学发展比中国哲学发展更具合理性”说法不对,对比的重点在于说明西方哲学“抽象性”特点和中国哲学“现实性”特点。 10.(3分)①中国近代哲学转型时间段,内容主要局限于历史观,文化观,极不发达(2分)。(见原文第三段开头) ②中国现代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之间出现裂缝,未能很好的加以继承。(1分)
“中国向何处去”的时代问题给中国哲学的近现代转型打下了时代。。。

本文来源:http://www.greenkl.com/fanwen/25693.html

上一篇: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_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2007-2008年第1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下一篇:兰州大学研究生院|兰州大学850中国哲学史2017年考研初试真题(回忆版)

Copyright @ 2013 - 2018 绿色考试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绿色考试网 版权所有 京ICP备16605803号